2024年宜昌市市场价格形势分析

日期:2025-01-26 14:30来源:宜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责任编辑:陈贤军阅读量:

  一、2024年市场价格总体平稳

  (一)居民消费价格(CPI)低位运行

  全市2024年CPI较上年同比下降0.3%,指数比全国低0.5个百分点,比全省低0.7个百分点,比武汉市、襄阳市分别低1.1、0.2个百分点。其中,食品价格下降2.3%,非食品价格上涨0.2%;消费品价格下降0.7%,服务价格上涨0.4%。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.2%。

  全市12月CPI同比降幅扩大,环比降幅收窄。CPI同比下降0.8%,较上月扩大0.2个百分点;环比下降0.2%,降幅比上月收窄0.6个百分点。


(图1)

  2024年CPI呈现先涨后降,温和震荡的态势(图1)。年初受春节因素影响短期上涨,2月份同比上涨0.7%,为全年最高涨幅;3月之后,随着食品价格,特别是蔬菜、肉类价格的回落,CPI同比逐步下降;此后指数涨跌互现,7、8月份,受极端天气、服务价格季节性回升等因素影响,CPI同比小幅上涨;9月份以来,在食品供应稳定、服务价格季节性回落等因素作用下,CPI涨幅持续回落,12月份CPI同比下降0.8%,连续四个月呈现负增长。

  分类看,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“四涨四降”(图2)。其中,衣着价格上涨1.8%,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.1%,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%,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4.5%;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.1%,居住价格下降0.2%,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%,医疗保健价格下降1.1%。


(图2)

  (二)重要民生商品价格涨跌互现

  1.主副食品价格总体平稳。与2023年相比(同比,下同),重点监测的49种主副食品价格20涨27跌2持平。分类别看,粮食价格小幅上涨,食用油价格有所下跌,肉禽蛋价格涨跌互现,水产类价格保持平稳,水果价格有所下跌,蔬菜价格略有上涨。

  2.生猪和猪肉价格小幅上涨。2024年,受生猪产能合理调减和上年低基期影响,生猪价格小幅上涨。我市生猪均价16.79元/公斤,同比上涨12.08%;仔猪均价37.17元/公斤,同比上涨10.79%;二元母猪均价35.91元/公斤,同比上涨2.51%。猪粮比价为6.38:1,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。总体来看,猪肉价格上半年保持平稳走势,6月份开始有所回升,9-10月份达到最高点后缓慢回落,在合理区间震荡运行。全年精瘦肉、腿夹肉、肋排均价分别为17.69元/500g、12.86元/500g,23.63元/500g,同比分别上涨3.09%、7.71%、0.85%。

  3.蔬菜价格略有上涨。受夏季连续高温、区域性强降雨以及秋季干旱天气影响,8-11月蔬菜价格出现了一波明显上涨,拉动全年蔬菜均价同比略有上涨。2024年,重点监测的13种常规蔬菜价格同比8涨4跌1平,均价3.57元/500g,同比上涨5%,比全省均价高0.26元/500g。其中:同比涨幅靠前的品种是芹菜、莲藕,价格分别上涨25.52%、20.09%;跌幅靠前的品种是土豆,价格下跌11.52%。

  4.水果价格有所下跌。2024年,水果产量有所增加,叠加市场需求走弱,市场价格同比有所下跌。我市苹果、香蕉、梨销售均价分别为7.03元/500g、4.23/元500g、4.85元/500g,同比分别下跌3.3%、8.44%、25.38%。

  (三)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呈现弱势

  1.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跌。2024年由于基建、房地产市场回升缓慢,市场需求偏弱,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震荡回落。我市螺纹钢(22,国标)、普通钢材(线材6.5,国标)价格分别为3591.67元/吨、3879.17元/吨,同比分别下跌8.57%、8.64%;水泥(42.5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)、预拌混凝土(C30普通混凝土)价格分别为393.61元/吨、365.48元/立方米,同比分别下跌13.48%、6.11%。

  2.主要农资价格低位震荡运行。2024年1-6月,我市尿素价格涨跌轮动、小幅震荡,上半年均价2250.89元/吨;6月以后,受库存高企、出口受限、国内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,尿素价格持续下滑,12月尿素均价1780元/吨,比全年最高点2350元/吨下跌24.3%。2024年,我市尿素(含氮≥46%)出厂均价2098.08元/吨,同比下跌15.29%;磷酸二铵、三元复合肥、氯化钾均价分别为3679.34元/吨、2792.44元/吨、2562.94元/吨,同比分别上涨2.75%、下跌3.98%、16.7%。

  二、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运行特征分析

  2024年,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保持平稳运行,指数处于负增长态势。从构成CPI的主要类别看,一是食品价格总体低位运行。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,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.1%,影响CPI下降约0.31个百分点。其中,鲜果价格在供应增多叠加去年同期基数偏高情况下同比下降10.4%,影响CPI下降约0.22个百分点,是拉动食品价格下降的主要因素。二是工业消费品价格小幅下降。“两新”政策推出后,家电、汽车等领域持续开展优惠促销活动,交通工具价格下降4.4%,影响CPI下降约0.19个百分点,其中燃油小汽车降幅达5.5%,影响CPI下降约0.18个百分点;受国际油价全年先涨后跌的波动趋势影响,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下降0.8%,影响CPI下降约0.03个百分点。三是服务价格温和上涨。受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上涨影响,教育用品和教育服务价格分别上涨3.9%和1.4%,分别影响CPI上涨约0.01和0.09个百分点;随着各项促消费政策实施,旅游出行、娱乐消费等行业持续好转,文化娱乐服务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1.0%和1.8%。

  三、2025年价格走势预测

  总的来看,2024年消费市场运行平稳,物价总体保持稳定。CPI同比虽然较上年呈现负增长,但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影响,核心CPI仍处于回升态势。

  展望2025年,全国粮食产量连续稳定在较高水平,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,基础能源保障有力,工业消费品市场竞争充分,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。随着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前期已出台的存量政策持续落地显效,会促进经济发展持续向好,企业和居民整体预期改善,市场消费需求逐步扩大,商品和服务价格合理回升有基础、有条件。分类别看,食品项方面,粮食、畜产品、水产品、瓜果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,供需关系整体宽松,价格总体以稳为主。鲜菜鲜果价格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,如遇灾害天气,生产和储运受限,可能在一定时段存在波动,但不会持久。近期来看,春节假期即将临近,食品消费需求增加,外出就餐、交通出行、旅游服务等消费更加活跃,有助于推动CPI季节性回升。非食品项方面,随着政府“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政策协同发力,市场预期逐步改善,社会总需求继续向上,将带动服务业价格和工业品价格温和回升。从中长期趋势看,我国经济基础稳、优势多、韧性强、潜力大,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,特别是中央已明确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打好一系列宏观政策组合拳,稳定各方预期、激发市场活力,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,一定程度会推动市场物价合理回升,预计全年市场价格总水平仍将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。